教練如何幫助選手打破「不知道」的沉默

最後更新時 2024 年 10 月 10 日

教練問選手「現在的狀態如何?」或「今天的練習狀況如何?」時,經常得到的回答是「不知道」。這種情況不僅出現在訓練場上,家長在日常與孩子的互動中也經常遇到同樣的情況。當教練或家長聽到這樣的回應時,通常會不想再繼續追問,為了避免讓孩子感到壓力而停止交談,最終雙方都無法獲得有價值的交流。久而久之,這種模糊的溝通模式成為了常態,教練和家長對此也感到無可奈何,因為一味強迫孩子表達只會導致雙方關係更緊張。

然而,「清晰有效的溝通」對於運動隊伍的成功至關重要。如果選手無法準確表達自己的狀態或感受,教練就很難根據實際情況做出適當的指導與調整,甚至可能因此設計出不合適的訓練計畫,導致選手受傷或表現不佳。更重要的是,當溝通不順暢時,會削弱整個團隊的凝聚力與協作能力。因此,在這些的情況下,若教練與家長無奈地接受「不知道」這個回應,那也失去提升孩子覺察問題、表達自己、與有效溝通的機會,當然也可能失去未來成功的機會。

解決此問題的有效方式在於充分運用教練和家長的成功經驗,幫助孩子從內到外適應各種情境。內在層面,孩子需要對情勢有自我覺察,理解情況、抓住重點,並形成自己的觀點;外在層面,則是對不同情境進行客觀的掌握與分析。教練和家長的經驗能為孩子提供思考和表達的方向。通過不斷練習,孩子將逐漸能夠更清晰地表達自身狀態,並準確掌握情勢,這將促進他們的學習和任務的完成。

教練和家長需要認識到,當選手或孩子回答「不知道」時,背後可能隱含著更深層次的問題:

1. 無法確定自己的狀態。

建議:教練能幫助選手進行自我檢視,讓他們學會更細緻地觀察自己的身體和心理狀態。透過開放式問題,例如「你覺得身體的狀態如何?」答案是從輕鬆到緊繃,1-5分。或是「你現在的自信心如何?」答案是非常沒自信到非常有自信,1-5分,藉由這樣的狀態描述與分數表達,讓選手慢慢梳理自己的感受,也讓教練更清楚知道選手目前的狀態。

2. 知道狀態卻不知道怎麼描述這樣的狀態。

建議:教練可以通過提供具體的選擇和方向,幫助選手建立描述自身狀態的語彙。例如,當教練詢問「你現在的狀態如何?」時,可以先從身體狀態開始,再轉換到心理狀態。身體方面,選手可以描述肌肉是緊繃還是放鬆,呼吸是平緩還是急促;心理方面,情緒可以涵蓋緊張、焦慮或冷靜,專注力則可以是專注當下或是因外在干擾或負面想法而分心。透過這樣的引導,教練可以根據自己希望了解的內容,設計適當的問題,讓選手在回答時清楚地表達出自己的狀態。這樣,教練也能夠更精確地獲得所需的資訊,從而做出更有效的指導。

3. 對情況或情勢掌握度不佳,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或是無法掌握住重點。

建議:教練可以將情勢分成兩個重點來指導選手:首先,掌握影響比賽結果的重要因素;其次,在找到這些關鍵因素後,學習將其拆解為更小的要素,並逐步分析。例如,當選手「殺球不穩定」時,教練可以先引導選手思考:「你認為問題出在哪裡?」接著,再針對這個問題,引導選手從三個重要方向進行分析:1). 擊球時間與擊球點,2). 揮拍速度與拍面角度,3). 動作準確度與重心轉移。當選手確定是某個方向出現問題後,教練可以繼續引導他們進一步拆解,找出影響穩定性的更關鍵細節。例如,當選手回答:「擊球時間太早。」教練可以接著問:「那應該如何調整呢?」選手可能會回答:「要等球來或腳步跟上。」這樣的循序漸進的引導方式,能幫助選手更加清楚地掌握整體情況,逐步了解該如何思考與行動,從而有效脫離困境,提升表現。這樣的訓練模式不僅幫助選手強化思維能力,也幫助他們在比賽時對失誤有更好的調控能力,從而提高穩定性與自信心。

4. 對問題思慮的層面不足。

建議:教練可以透過鼓勵選手擴展思維,從不同角度或換位思考來看待問題,幫助他們提升心智成熟度。例如,當選手在比賽中容易因情緒波動而哭泣時,教練可以引導他們思考:「如果你看到對手哭了,你會怎麼看待這件事?」這樣的問題可以促使選手站在不同的立場,重新審視自己的情緒反應。又或者雙打比賽中,當選手因隊友失誤較多而產生爭執時,教練也可以問:「你認為爭吵能幫助你們提升表現嗎?擺臭臉給隊友,真的能讓你們發揮得更好嗎?還是給隊友製造更大的壓力?責罵隊友是否能幫助他減少失誤並建立自信?」這些問題能幫助選手進行批判性思考,從而更好地理解團隊合作的重要性。透過教練的引導,選手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情勢,並發現突破現有困境的有效方法。這不僅能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,也能強化合作的效益,使團隊更具競爭力。

5. 擔心說出來會被批評、被嘲笑、不受尊重

建議:教練應營造一個開放、安全且支持的環境,讓選手感到可以自由表達,而不必擔心遭受批評、責備或嘲笑。通過積極的語言,教練能鼓勵選手敞開心扉,分享內心的真實感受,從而減少他們以「不知道」來應付問題。例如,教練可以說「這個想法很好」或「能想到這點很不容易」,並進一步引導:「除了這個,還有其他可能的因素嗎?」或「你覺得心理狀態和這個有什麼關聯?」

透過教練的引導與訓練,能夠幫助選手面對「不知道」的窘境,並有效克服內心的障礙,進而提升自我覺察與問題解決能力。同時,教練和選手之間的溝通將會更加順暢,團隊的凝聚力和合作能力也會隨之提升,最終達成更好的訓練效果和競賽表現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內容索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