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後更新時 2025 年 2 月 20 日
你是否也曾在賽前告訴自己:「我一定要贏,這樣才能證明自己夠強!」但結果卻讓比賽變得沉重,壓力倍增?
在競技場上,你究竟在和誰較勁?
是對手,還是內心渴望被認可的自己?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很多選手都想用勝利來證明自己夠優秀、夠有價值。但,如果輸了呢? 是不是就代表你不夠好、不夠強?這種思維,不知不覺中把「贏」和「自我價值」劃上等號。但你有沒有想過,這真的是事實,還是受限於世俗框架的迷思?
還記得 2018 年印尼亞運上,記者問戴資穎:
「你世界排名第一,卻沒拿過大賽冠軍,你覺得這是最好的證明嗎?」她霸氣回應:「這需要證明嗎?做好自己就可以了。」
態度上的第一名,才是最可貴的。
因為做好自己,全力以赴的心態,創造的是未來更多的第一名,而不是曇花一現或僥倖得來的榮耀。即使輸,都是最棒的自己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想要證明自己,並不是壞事。這份渴望能激發你不斷突破、提升能力、追求卓越,讓世界看到你的價值。尤其在職業隊中,績效決定薪資,甚至影響你能否繼續站在舞台上。當這場比賽是你的關鍵一戰,你必須用成績證明自己還有能力、還能為團隊貢獻。這份想證明自己的渴望,也能成為推動你持續進化的動力。
能夠坦然面對輸,代表你夠強大,更渴望成功。你可能已經進步許多,只是這次的對手更強大。輸,提醒你還有調整與提升的空間,包括心態的穩定與關鍵時刻的應對能力。輸,讓你更渴望贏,更快接近下一次的成功。
選手應該為每場比賽定義屬於自己的成功。例如:比賽中打敗自己的心魔、敢於嘗試新戰術,都是屬於你的勝利。自我價值,不一定要靠獎盃或掌聲來證明,而是來自你過程中的突破、對夢想的執著與全力以赴的過程。當你足夠認同自己,就不需要依靠勝利來定義自我價值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