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後更新時 2023 年 10 月 16 日
團隊中,情緒控制不佳的選手在表現上可能大起大落,也會因為學習上遇到挫折就將負面情緒散播出來,造成團隊相處緊張,無形中破壞和諧的練習氣氛。你是否經常帶著負面情緒練習或出場?當你心煩意亂、無法專注打球,就只能眼睜睜與獎盃失之交臂。
負面情緒的爆發與蔓延對訓練和比賽而言,一直都是令教練和選手頭疼的殺手之一,它容易導致選手在訓練時專注力不集中、自信心低落、練習沒動力、容易放棄,對球隊造成勾心鬥角、破壞團結、分化合作的嚴重影響。
抱怨,是殺傷力強大的一種不良情緒。抱怨的選手經常散播隊內不公平或處理不當的事,引起更多選手的不滿,傳染忿忿不平的情緒。這些人的負面想法希望能獲得更多隊友的支持與認同,然而作法可能出現練習時擺爛、隨便的消極行為,覺得教練偏袒、排點不公,停留在批評卻缺少建設性的意見,抵制卻不負責的練習態度,導致團隊運作不佳、擴大選手與教練間的對立關係。
抱怨其實是選手關心團隊的表現,因為在乎團隊中的權益關係才發聲,只是問題癥結點在於沒有「團隊認同」的意識。「團隊認同」強調選手的責任感與歸屬感,選手努力投入經營團隊,並能意識到團隊的價值是全部隊員所共創、共享的,即便是「一人明星」也是集全體成員努力所共建出來的榮耀。例如:出賽名單,教練考量的是如何取得最佳成績的排點,而不是選手公平出賽機會的排點,而對一心想要下場、實力普通的選手,就會產生排點不公的錯覺,搬出教練偏袒某些選手的論調,激發相似「遭遇」選手的不滿,散播練再多也排不下場的負面想法,造成球隊內更多不安的情緒騷動。反之,若能站在團隊認同的立場,相信教練的排點是為了獲得勝利的排點,那麼就不會出現「只吵著要下場」不成熟的想法。因此,培養選手多關注在團隊認同,多花時間改善自己和團隊的學習效率才是更有意義的做法。
輸贏都是團隊每位成員需要共同承擔的責任,而不單單只是某人或教練的責任。與其抱怨,不如好好想想怎麼相互提攜幫忙,提高練習的效率與效能,這才是選手需要的思維。所以,針對球隊問題向教練提出具體的做法,並且以實際行動請教實力較強的選手、幫助實力較弱的選手,方能為自己增值。趕緊停止抱怨,找到團隊認同,團隊才能展現出「團結力量大」,得到理想中的成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