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自我感覺良好是真的很好,還是假的很好?

最後更新時 2024 年 1 月 23 日

當別人認為選手表現不佳,而選手卻不這麼認為時,別人就會對著選手說:你太自我感覺良好。那麼選手自我感覺良好到底好不好?

這問題基本上是認知評價上的差異,而且即使在同一標準下更是主觀認定,而非客觀標準。正因為評價的標準不同,才會產生南轅北轍的差異。的地方有三:

  1. 切入點不同:選手認為「策略」使用得當,但別人認為「技術」不熟練。
  2. 對象不同:選手拿「過去的自己」做比較,但別人拿「對手」做比較。
  3. 評分標準不同:選手滿意自己的「過程」,但別人不滿意「結果」。

因此,沒必要一口就咬定選手的問題很大,栽贓選手。而是先聽聽選手怎麼評估自己的表現,然後站在同一個標準下討論,而最後彼此的價值觀是決定自我感覺良好的評分關鍵。例如在策略上,選手認為敢用就是突破,但別人認為敢用但不成功就是失敗。因此要求別人以結果轉為過程來評論表現時,是否能接受過程的突破也算是成功就見仁見智。此外,感覺良好意味著選手表現時有得分的想法、能覺察到自己的優點、滿意自己的表現,對增強自信與減輕壓力有很大的幫助。最後,很多選手都是滿滿的負能量,反而能自我肯定的選手,更不怕失敗,更敢衝,更有機會突破自我,快速達標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